医疗健康产业宏观环境分析及发展趋势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15

健康产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从需求侧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养老需求不断增加以及保险支付的压力增大、城镇化加快以及421家庭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人民财富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以及健康消费意识的增强、疾病谱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慢病、恶心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主流)等带来的医疗健康消费需求增加,拉动健康产业不断升级发展。
  从供给侧看,政府不断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养老产业,鼓励发展商业健康险等利好政策推动健康产业市场化发展,推动社会资本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但另一方面民营医院数量虽然已经超过公立医院,但在床位、服务量以及优质医疗资源的获取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整体上医疗床位资源供给存在上百万缺口,优质医疗资源仍稀缺;在养老方面,受支付方式以及民营和公立养老机构定位问题影响,虽然养老床位存在上百万缺口,但整体入住率在不断下降;未来抚养比将持续上升,传统意义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人口数量下降,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也面临挑战,因此,未来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基因诊疗等技术应用,在改变公司成本结构及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方面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二、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初步探讨

(一)医疗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1、未来公立医院合作壁垒更高,合资新建受限

2018年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中提到国家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依法登记、分类管理。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草案第八十三条“以政府预算资金、捐赠资产举办或者参与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设立为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第八四十条“禁止政府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机构”都明确规定了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边界,未来公立医院合作壁垒更高,政府禁止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合资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大量公立医院改制项目将受限,其中包括合作项目、承包科室、医院托管。

2、民营专科市场化,重点关注高进入壁垒领域

  专科市场的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提供消费型服务的专科医疗机构,以消费商业模式快速形成市场,并被大众接受,包括口腔、眼科、医美、妇产等;二是牌照要求严格、进入壁垒高以及技术壁垒高的专科,包括肿瘤、血液病等领域。相对进入壁垒、民营化程度及单体规模大小决定了各专科复制能力,在战略选择中由于疾病结构和发病率的变化,未来对于某些专科(如糖尿病、心血管、肿瘤、康复)的医疗需求将会大大增加,但目前在这些领域都没有规模化的竞争者出现;且在参保人群中管理好此类占比很大的疾病,将在改善患者预后的同时有效控制整体成本,因此,在选择领域时应重点关注这类专科。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将成为重点
  医疗服务市场格局中,未来基层医疗机构将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入口,会有更多资源下沉。随着家庭医生、分级诊疗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互联网、人工智能助力,未来基层医疗市场将成为入口级市场。

4、社会资本获取优质医疗资源途径更加多元化
  政策鼓励医生多点执业、自由职业,以张强医生为代表的专家纷纷跳出体制成立医生集团开启自由职业之路,并通过与医院以PHP合作模式、自建医疗机构、搭建O2O服务平台等更接近市场化的方式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未来医生集团将是社会办医的重要支柱,一方面是对人才的支持;另一方面医生集团纷纷成立实体机构。医生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过简单地吸纳更多医生加入、扩张诊疗合作医院等已经不能再带来效率提升和有效扩张,在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医生集团的执业方式及服务内容有所改变:
  (1)医生集团自身投资独立的小型诊疗或日间手术中心;(2)多种专科并存的综合性医生集团成为主流,医生集团通过医生和科室扩张实现平台化。

5、医保监管职能加强,医保支付方式可调节就医结构

2018年两会国务院公布机构改革方案,设立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部门将从原来的类似被动出纳的职能转变为真正的主动管理。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此前制度下招标采购由省卫计委开展、支付方不参与定价的情况,强化支付端议价能力,有望形成以医保部门为主导的医保支付体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继续深化。医疗保障局的主要职能如下:

1医疗保险管理:整合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2)医药价格管理:整合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主要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3)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管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4)保险基金监管: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国家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5)医疗服务行为监管:监督管理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相关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等。
  6、民营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有较大提升空间
  截至2016年底,全国医院数量为29140家,民营医院占比56.39%,其数量超过公立医院,但其服务量仍与公立医院存在巨大的差距,仍以公立医院为主导。

  从世界范围来看,除美国以外,大多国家仍以公立医院为主(床位占比:法国65%、英国87%、新加坡73%、澳大利亚67%、德国50%),鉴于中国的社会制度、福利理念与社会认知,中国未来的医疗服务体系必然仍将以公立医院为主,但社会资本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比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床位占比)。

  7、政府集权的公立医院管理集团得到推广(罗湖模式)
  深圳市罗湖区整合区属5家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成立唯一法人的罗湖医院集团,实现“人员编制一体化、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的“管理共同体”。“罗湖模式”的核心就是居民的健康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转变:一是转变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从“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二是转变办医方向,医院从“重医疗”变为“重健康管理”;三是转变就医模式,居民从不接受社康中心变为愿意去社康中心就医。

目前深圳已经规划布局了15家基层医疗集团和17家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深圳医联体的建设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真正做到了分级诊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健康管理,达到了促进健康这个最根本的目标。未来假如深圳的罗湖模式在全国推广,将影响全国的医疗布局。

(二)养老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动因总结起来就是特殊国情下的人口红利变成经济压力。一方面由于特殊的“421”家庭结构,导致空巢老人增多,另一方面未富先老的现状导致老人可支配收入单一,养老基金收不抵支。再加上养老资源缺口、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但是未来,在政府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龄化加剧、养老观念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养老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1、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划分的“9073”的养老模式,目前有2亿左右的居家养老老人,但居家养老受限于家庭适老化设施较差、老年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等因素,未来机构和社区养老人群占比将有所上升。服务模式方面,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在当前环境下没有本质区别,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大部分是家政公司提供的一些上门服务,难以做到专业化、标准化的医护服务。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优势非常明显,即贴近老人原有的生活圈,靠近市区,子女照顾探视方便;而养老机构大部分设立在远郊区域,远离老人原有的生活环境,子女探视相对不便,但机构养老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如果能形成联动,在城中微型养护机构与远郊养老社区之间建立互动,将成为极具优势的养老服务模式;同时,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护理人员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打造居家、社区养老与基层医疗融合发展的服务模式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2、发展长期护理险,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支付体系
  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长期护理险大多为寿险模式,其赔付方式单一,大多为现金赔付方式领取老年护理金,而老年人迫切需要的是专业的护理、慢性病管理等服务,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提供护理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失。对标国外较为成熟的长期护理险模式,日本和德国主要采取实物支付(直接提供护理服务)以及混合支付(现金支付和实物支付并行)的模式。我们应借鉴国外成熟模式,探索多层次的支付体系,逐步探索实物支付的模式,提供养老及护理服务,这也符合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趋势:(1)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护理险产品,获得保费收入;自建或合作养老社区,在客户满足赔付条件并入住养老社区时,提供养老及护理服务;(2)客户:购买护理险;满足条件时可申请入住养老社区,享受保险公司提供的养老及护理服务;支付自费费用;(3)养老社区:提供养老社区以及医疗、护理等服务;获得护理服务费等收入(保险支付+客户自费)。

(三)商业健康险发展趋势探讨
  2012年以来,商业健康保险以38%的年复合增速(CAGR)成为了保险行业增速最快的险种,同期寿险 CAGR为19%、意外险 CAGR为18%、财产险CAGR为13%。健康险保费占人身险、保险行业保费的比重均实现了5年翻倍,分别从8%提升到16%,从6%提升到12%。尽管产品增速快,但健康险保费收入规模仍然较低。截至2017年底,我国人均健康险保费支出(保费密度)仅316元,健康险消费收入占GDP比重(保费深度)仅0.5%(而德国保费深度为1.22%)。
  2017年原保监会发布《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加入鼓励保险公司将健康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有关内容,包括积极发挥健康保险费率调节机制对医疗费用和风险管控的作用,降低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等,体现出将健康险深度纳入大健康产业链的政策意图。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商业健康险将与医疗健康产业深度结合,发挥健康保障功能。
  1、“保险+医疗”合作深度加强
  按照合作深度,国内的“保险+医疗”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国内的医-保合作模式大都还停留在第一阶段;人保、平安等公司与公立医院尝试开展第二阶段合作,但尚未形成规模;部分公司投资、自建医院尝试第三阶段的合作,并尝试建立管理式医疗模式。

2、商业健康险深度参与社会医疗保

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参与社保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商保与政府签订委托管理合同,收取管理服务费用,承担报销、结算、审核等经办管理业务的委托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商业保险公司财务压力小,不承担基金亏损风险,主要风险由政府承担;二是商业保险公司以风险保障的形式与政府共同承担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责任、共同经办管理服务的共保联办模式。这种模式下,商业保险公司在一定的权限内自负盈亏,有监督管理医院的职能和权力,可以规范医院的诊疗行为,达到控费的目的,但这种模式对政府的依存度较高,风险较大;三是在居民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中,政府提取一定比例购买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的保险合同模式,典型的操作是政府购买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大病保险,这种模式基金结余全部为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若管理得当可实现较高利润,但保险公司需要承担逆向选择以及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等风险。
  与商业保险机构自有数据相比,参与社保能极大提升保险机构的产品开发和风控能力,社保业务将成为保险企业进一步开发补充型健康险(包括企补和个人商保)的基础。未来,在医保基金支付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将有更多的商业保险公司深度参与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用市场化的方式提供更多的控费手段。
  3、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目前,共有100多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寿险公司和集团公司正在经营商业健康险业务,健康险产品超过2300种,公司之间竞争主要在疾病和医疗险方面。但普遍存在产品险种失衡、险种结构不合理、产品针对性较弱、产品开发定价缺乏医疗数据支持等问题。未来,保险公司将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获取客户关键信息,针对人群的个体差异,融合文化、技术、产品、服务等,在多个垂直化细分领域,催生更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从疾病治疗转向疾病预防,为保险控费提供基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保险保障服务。                                          (阳光产险楚雄中心支公司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