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5

近年来,国外寿险公司参与国内市场竞争,造成供大于求,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中国寿险行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研究其发展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发展因素

(一)GDP(国民生产总值)。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加了人寿保险需求。由于个人收入与人寿保险需求呈现正相关,因此我国人寿保险的需求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或者GDP 的增加而增加。随着GDP 的增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对储蓄型寿险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经济理论与人寿保险行业实践实现了这样一个共识:个人收入与寿险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增加了人寿保险的需求。 

(二)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反映了居民的购买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提高了人们支付保费的能力,增加了对人身保险的有效需求。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类需求层次的划分,城乡居民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将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即安全需求,因此,伴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对寿险产品的需求将会更加强烈。

储蓄存款额。我国寿险保费收入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与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有关。居民储蓄对人寿保险行业发展有两种影响:一是收入效应,即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寿险行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二是替代效应,居民可支配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增加就意味着对寿险产品,尤其是储蓄性的产品的替代。储蓄存款影响人们对寿险产品需求的总效应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对大小,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储蓄存款增加,人们会增加寿险需求;反之,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时,储蓄存款增加,人们将会减少购买寿险产品。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寿险产品的销售。农村居民流入城市,他们未来的收入、交通安全和养老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购买寿险成为他们一项必要的选择。农村居民进城后,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养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不断提高,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的增加激发了居民购买产品寻求保障的欲望,收入的改善提高了他们支付保费的能力。从供给的角度,人口的集中也使得寿险产品的销售和以后理赔的成本降低,促使产品价格下跌,销售量增加。

   二、环境因素

(一)人口因素      

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的日益普遍,正从各个方面对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提出挑战.我国的养老制度也经历了从传统的家庭养老到社会统筹养老,再从单一的社会统筹制度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的转交,尽管我国的养老制度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正在走向完善,但由于历史遗留的题。旧的养老体系难以为继,完善新的养老体系又尚需时日。纵观世界各国,尽管都有一定的养老保险制度,然而目前不管是发达或欠发达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足以迎接人口老龄化这一浪潮所带来的冲击,需要发展商业性的人寿保险予以补充。人口老龄化会加重社保压力、增加商业寿险的需求,对寿险业有促进作用。另外,推行二十多年的计划生育使我国家庭结构日渐小型化,独生子女的教育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为该行业带来了更大发展空间。     

教育水平。首先,不同教育水平对保险的作用有不同的认识。其次,不同教育水平对保险的平均购买份数也不同。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风险意识增强,对保险的认识增加,这将加强其购买保险寻求保障的欲望,同时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带来收入的增加,进而提高受教育者支付保费的能力,间接提高对寿险产品的需求。我国人口的教育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使得社会对寿险的认识程度也不断加深,对我国人寿保险行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金融因素

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水平直接影响居民对寿险保单的投资决策。寿险保单不仅具有风险的保障作用,同时也具备投资功能,可作为投资工具应用于居民的资产投资组合当中。这就出现了寿险保费收入增长与居民投资决策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因为居民投资工具还有银行储蓄、股票等。居民决定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投资收益率。寿险保单作为一种投资工具,与银行存款相比,收益率要高一些,但是期限一般较长,流动性要差一些。由于当居民预期市场利率要下跌时会比较倾向于长期性的投资,因此当市场利率下跌时居民对寿险保单的偏好会增加。

银行利率。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大部分被要求存银行,并保证获得银行的一年定期名义利率。因此,银行利率对我国的寿险需求有影响。对于保险性和储蓄性相结合而储蓄成分偏重的寿险保单,如果其名义预定利率低于银行的一年定期名义利率,可能出现保险不如储蓄的情况,进而阻止了保险的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使得现实需求减少。      

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从而使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可以通过影响居民购买力水平来改变居民的消费倾向,从而影响居民的实际消费行为。当居民预计物价会变化时,居民便会对未来的消费倾向做出调整。对于寿险产品来说,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保单实际价值就会降低,居民持有同样金融资产的未来购买力水平就会下降,因此,如果居民预计通货膨胀率上涨,居民便会减少寿险产品的购买;反之,居民会增加寿险产品的购买

   (三)竞争因素

产品竞争。社会保险同商业寿险一样具有储蓄保障功能,人们购买了社会保险之后再购买商业寿险的支付保费能力将会降低,寻求再保障的欲望将减弱,因此,社会保险可能会替代商业保险,其发展减少了人们对商业寿险产品的需求。  

公司竞争。根据 SCP 范式,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寿险公司的数量越多,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激烈,个别公司对市场的控制力降低,垄断带来的低效有可能被缓解,市场这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上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占领市场,公司通常会积极开发新的险种,满足各种客户的需求,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会更大,同种产品的价格会更低,表现为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因此,寿险产品的销售量将增加,许多潜在的需求者成为现实的购买者。

   三、制度因素     

   社会保障支出。现在推行的基本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是为了满足人们吃、住、行的需求和生存需求。然而,由政府支付大部分保险费的强制养老和医疗保险,以及长期形成的“铁饭碗”的潜意识,社会保障可能是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负面因素。      

社会体制的变革。社会体制的变革对寿险业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需求较改革前理应增加,购买保险规避风险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之一。

(泰康人寿楚雄中心支公司    刘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