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非车险创新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20-05-12

一、非车险发展基本状况 

()非车险增速较快,业务集中度较高

2017年全国非车险保费增速为26%远高于车险保费增速,2018年非车险依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7年人保、太保、平安三家财险公司非车险业务市场占比超过70%,老三家公司在价格、技术、创新及客户服务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在重大项目承保、重点行业统保、特殊风险等领域都有较强的体现。

()非车险开启多元化发展之路

在传统险种的基础上,农险、责任险、信用保证险发展迅猛自政策性农险业务开办以来中国农险市场被迅速激活,2017年保费收入479.06亿元。信用保证险发展迅速,2017年仅平安小贷险保费规模近200亿元。随着网络平台的日新月异,依托平台的航延险、退运费险等新兴险种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各种创新合作模式层出不穷。政策支持型非车险业务也有较大增长,在非车险业务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大病保险推动了非车险业务快速增加;首台套、新材料等财政补贴政策相继出台。

()非车险保险效能发挥更为明显

非车险赔付金额巨大,对实体企业灾后及时恢复生产起到重要作用。农险、大病保险、责任险类产品,赔付金额逐步提高,保险服务民生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也为各级政府提供了通过保险转嫁风险的有效途径。保险在单纯提供保险保障的基础上,从后台走向前台,开展跨行业整合,保险+服务,正成为新的保险销售和服务模式,并使保险防灾职能得到更好发挥。

二、非车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非车险保费占比依然较低。虽然非车险取得较大发展,但与跟随私家车普及而迅速扩大的车险相比,在各家公司中的占比依然较低,一直维持在30%左右,在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份额占比更低。

()非车险业务人才短缺。一方面,非车险险种众多,需要保险、法律以及险种涉及标的专业领域等多方面的知识,培养非车险技术人才难度大,时间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很多保险公司在支公司层级很少设置非车险部室,没有架构上的支撑,造成落地展业和服务人才缺乏,业务越少,外勤人员的展业视野、业务技能和销售能力就越弱。专职的非车险展业人员严重不足,是各家保险公司非车险业务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非车险经营波动大。受巨灾影响,非车险经营极易出现波动,在总公司层面,单个险种有较强的托底能力,尚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在分公司尤其是支公司层面,单个灾害赔付的发生,会导致公司全面经营亏损,即便有各种超赔保障,也很难平滑当年经营曲线。若无专业风险管控能力,非车险实现盈利更像在靠天吃饭,而盈利是保险回归商业本源的必然要求,在此要求下,非车险发展难免力不从心。

()非车险价格竞争尤为激烈。车险报行合一与非车险报行合一差距巨大,非车险风险特点决定其所“报”的费率有较大伸缩区间,因此其“行”的价格也相去甚远,在执行中与车险报行合一费率的高确定性无法相比,这也成为非车险报价中的一大隐患。一则是基于专业技能对风险的评估本身存在差异,二则基于规模考核导致的大干快上让更多核保人底线失守,三则风险发生的或然性,让更多决策者有赌博心理,追求眼前利益。由此,越是在大型项目上,看起来“莫名其妙”的低报价越易发生,也让非车险经营的稳定性进一步变差。

三、非车险创新发展的方向及思考 

鉴于非车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非车险必然走上创新发展之路,保险公司必须增强以创新与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基于客户需求的产品创新

在创新加速期,谁能最先了解客户需求,把握市场动态,谁就能在创新的蓝海市场中占据制高点。责任险业务具有新险种产品开发包容性强、易于开发且容易上规模等特点,在创新大潮中勇立潮头,基于“责任”而产生的创新产品,可以涵盖个人、企业、民生、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在今后一段时期,责任险产品创新还将进一步扩大,是保险公司在非车险发展中的一把利器,将会出现谁创新能力强谁将率先抢占新兴市场的局面。信用保证险的创新领域重点在替代保证类产品方面,在使用保函、保证金的领域,信用保证类产品具有价格优惠、保险公司资质优良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此类业务的推出,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也拓宽了保险服务领域,未来将成为各家公司信用保证险发展的新方向;此外,面对个人消费市场的保证险创新也将加速。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黑客攻击、病毒传播发生频率增加,具有速度快且系统性风险高的特点,网络安全保险等新险种都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高度依赖政策支持的中国农业保险,在政策支持的领域内,从单纯的新增承保标的险种创新,逐步向保产量、保收入转型,目标价格、气象价格等指数类保险也方兴未艾,创新的领域更加宽泛,农业保险创新的核心点是业务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平衡,商业险业务也将在政策性业务的基础上大有作为。

()跨界融合创新

跨界融合创新是基于客户需求产品创新的进一步延伸,在传统保险的基础上,将保险防灾防损功能进一步融入到保险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中,通过保险+服务的形式,客户可以更为简便地获得技术专家的风险评估,更为快捷地获得防灾、减灾指导,大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此外,跨界的融合还体现在服务产品化中,将开锁服务、马桶疏通服务等通过保险责任的形式加入到保险条款中来,在事故低频的险种中增加部分高频责任,通过合理的定价实现产品盈利的稳定,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与险种之间的组合也更为多样,也使服务产品化具有巨大市场空间。跨界融合的另一个领域是通过保险实现不同领域和行业的跨界合作,比如保险+期货,通过保险的引入,让不太了解期货市场的客户,通过保险这种简单的操作方式,实现对部分期货产品的购买,期货产品的多样性,也使该领域有较大的创新空间。保险作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与各行各业发生业务关联,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也更容易捕捉不同领域的相关需求,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从而让保险+……有更多组合方式,又创造了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平台业务创新

一方面是基于成熟平台的保险业务销售,其差异在于基于交易行为产生的险种不同,创新的方向也随着平台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扩张;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的服务类或交易平台,在这些平台上,除了正常贸易外,也需要相关的保险服务,货运险等险种更容易在平台上实现销售,一个平台的搭建,相当于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各种金融平台,也趋向于提供更加综合的金融服务,保险作为金融产品之一,与银行等金融企业联手,打造专属的保险产品;兼业代理和专业代理的平台中,保险产品的销售也将逐渐放量,成为人们购买保险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

()IT技术创新

保险+服务、跨界融合、平台业务,无不依赖IT技术的创新,在一定程

度上讲,IT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影响一家保险公司的创新拓展能力。

创新保险挑战传统IT技术开发能力,几乎每一种模式的创新,都需要IT的创新支持,平台业务合作都需要一对一的开发操作系统,大量的分散性业务,要实现自动核保与自动理赔,没有IT支持根本无法完成,因此,在创新发展的今天和未来,IT作为伴随业务发展的必需工具,面临不断创新和迭代升级。IT的技术创新不仅在承保方面,在保单生命周期管理和大数据整合及人工智能等方面更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风险控制方面,IT的整合也是一大趋势,基于多险种、长时期的客户数据积累,可以实现跨险种的风险提示;从外部数据利用来看,依托外部专业平台的风险数据分析,有利于建立适合核保人员和外勤人员使用的风险控制模型,将更有利于风险选择和定价。

()组织架构设置与人才队伍建设创新

任何业务的发展首先取决于人的因素,组织架构的理顺,将有利支撑业务快速发展。以产品为架构与以客户为组织架构的设置模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各家保险公司在部门设置上大都采取产品线与渠道并存的形式,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变革将成为趋势。在分公司层面,高效顺畅的架构设置,可有效防止因部门利益而形成的利己主义,部门决策可以放在客户角度考虑,从而获取整体利益最大化而非局部利益最大化。

鉴于非车险的特点,非车险专营机构设置将成为趋势,根据服务对象风险特点、风险偏好及赔付记录提供一对一服务,将保险价值最大化,才会在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对于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基层单位,需要设立非车险部室,培养一定数量的非车险展业人员才能有效竞争。非车险人员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新人在短时间内出产能的效率远低于车险,需要有一定的保护期促使其成长;承保与理赔分条线管理,双方的融合度降低,如何将理赔积累的经验尽快转化为一线的展业法宝,还需要不断摸索和改进。

                          (阳光财险楚雄中心支公司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