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进价值理念体系开启企业管理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6-01-19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保险企业而言,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金融业的竞争正从产品和生产要素竞争升级为文化和管理的竞争。创建卓越的企业文化、实施一流的文化管理正是我国金融企业迈向管理新阶段的坚强保证,是提升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文化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一)文化管理的一般概念

企业管理在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之后,迎来了文化管理的新阶段。企业文化管理是社会文化理念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最初是一个理念,然后通过一定机制,变为每个员工自觉自发的行为。企业文化一旦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紧密融合起来,势必给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良好效益,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文化管理的特点

一是共同的价值观是文化管理的逻辑起点。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管理幅度和对象的日益扩大及复杂化,迫切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观念和统一行动,需要建立并完善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企业价值观反映了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和统一认识,它不仅是企业精神的结晶与象征,也是企业文化的轴心与灵魂,在构建特色企业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在实施企业文化管理中占据基础地位,许多国外学者甚至直接将企业文化管理称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二是以人为本是文化管理的精神内核。传统管理是以物为中心,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过分强调企业的制度和纪律,对员工采取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而文化管理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了“人”,把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目标,推崇并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从人性角度出发尊重员工、理解员工、依靠员工、发展员工,让员工成为物质丰富、心灵自由、精神充实的个体,实现自身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共同提升。三是自我控制是文化管理的基本手段。无论是以管理者经验和直觉为标准进行的经验管理,还是以精确定量分析为基础的科学管理,都是通过完善的外部制度对被管理者进行“硬”管理和“硬”约束,被管理者处于受约束地位。而文化管理注重被管理者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通过把外在的制度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释放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巨大能量,引导员工实现由尽力而为向全力以赴的转变,激发员工更加杰出、更有成就感地工作。可以说,文化管理是由外部控制向自我控制的转变。四是理念管理是文化管理的主要方式。随着劳动者需求的多样性,单纯的“经济人”已逐渐转变为“文化人”、“社会人”,这要求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由制度层面、行为层面转移到观念层面。文化管理致力于用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思想观念,通过将文化深植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企业管理风气、管理行为和管理绩效的变化,使员工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并成为这种文化的自觉执行者和推动者。

对于金融企业而言,上述文化管理的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实施文化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更为突出。首先,金融业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行业,其负债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它风险性大、规范性强,蕴含着很大的道德风险。因此,打造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实施文化管理不仅是金融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有效防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次,金融业是典型的高度知识密集型行业,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速,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现代金融业的核心资源,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金融企业管理者共同思考的问题。因此,培育优秀的、灵活适应的、有创新力的、高品质的企业文化,并使其深深扎根于企业管理之中,已成为我国金融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中、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

二、从文化建设迈向文化管理:上墙与落地

文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但如何进行文化管理,却是许多企业困扰的问题。在实际管理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企业大搞文化上墙、上报,但结果却是文化流于形式。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将文化管理简单理解和等同于文化建设,事实上,文化管理与文化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的联系

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管理的基础,也是文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管理包括文化建设、文化深植、文化评估和文化再造四个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动态发展过程。文化建设之后,应该通过文化深植将愿景、价值观固化到战略规划、品牌建设、组织架构、薪酬制度、绩效考核等工作当中去,切实体现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企业的“系统变革”。变革的结果需要在下一阶段进行评估,如果通过评估发现愿景和价值观不再适合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进入再造阶段,把文化管理推向更高的层次。

(二)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的区别

文化管理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但又高于文化建设。概括地讲,文化管理和文化建设在属性范畴、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属性范畴看,企业文化属于组织文化范畴,是企业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文化管理则属于管理范畴,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方式,它所针对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文化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从目标定位看,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将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群体意识归纳、总结形成企业共同文化认同。它所关注的重点是文化本身,强调活动化,热衷于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比如理念设计、文艺活动、统一标识等。而文化管理则把重点放在共同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运用,强调通过自觉的、有组织的行为,把企业已有的、内在的文化进行总结、提炼、优化和更新,把企业的“游戏规则、基本假设”明晰化,让每一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工作目标和运行规律,清楚自己应当做什么,不应当什么,使企业管理变得顺畅自如。

从发展方向看,文化建设是一个有终点的过程,仅仅是确立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取向,至于如何将这些内容转化为组织和员工的行为则不予以关注。而文化管理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完善的动态过程,需要紧紧围绕“提升企业价值”和“提高管理绩效”等管理命题,关注文化与战略、领导风格、组织流程、人力资源、品牌信仰等方面的匹配度,坚守核心价值,注重文化深植,在管理实践中推动文化的持续完善,以文化的变革支撑企业管理的升级。

  (人保健康楚雄中心支公司         楚健)